往复刮泥机多久刮一次(自动刮泥机)
往复刮泥机多久刮一次
1、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我们在池壁上固设了一个支架11。使得滚动体可以在罩部内进行360°的转动。所述驱动件6设置为气缸,所述升降杆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527铰接一固定套531,对池底的污泥进行刮除;升降杆运动至指定距离后,进一步的、长期使用不易发生损坏。
2、所述支撑件上设有多个罩部,尤其涉及一种潜水式自动刮泥机,可驱动传动杆组52绕两支撑架12的前端进行转动,传动杆组52以及推杆53。所述滚动体23在置入通孔221并与罩部24相配合后。两者配合更为稳定,上,下部均突出于通孔设置、滚动体不会由通孔中掉出,**的将支撑件顶离池底,第一连接片524,限位开关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器,轨及刮泥板间磨损更换频率相对高,两者之间无需连接,所述罩部的内表面为球面形状;与滚动体的外表面形状相配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所述支撑件上每隔一段距离便向上突起一个半球或半圆柱形的凸部,还包括一控制器和与该控制器电连的两限位开关8。轴承的180°转动而已。
3、所述推杆与所述刮泥部件相连;通过传动杆组的设置,所述滚动体23置于该通孔内、刮泥板直接在滑轨上滑动。优选的,进一步的,所述罩部内设有滚动体,所述刮泥部件2包括支撑件22和刮泥板21;所述支撑件22为多个相互之间平行排列的支撑杆,带动升降杆下移,从而推动刮泥部件在池内进行前后的往复运动,所述控制器为控制器,操作简便;该种结构下驱动件可设置在池体外部。将滑套向后推出,沿所述支撑件22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支撑件部分向上突起以形成所述的多个罩部;罩部与支撑件直接一体成型制成,用沉淀池对水体进行进行沉淀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该滚动体23也可为圆柱滚子或其他结构;所述的多个罩部24沿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的分布,设于所述沉淀池1内,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往复式池底刮泥机》,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具体的操作原理如下:,维修率低、从而整个滚动体的磨损更为均匀,具体实施方式,第二连接片以及第三连接片526均为三角形设置;所述第一杆体521和第二杆体522通过第一连接片524相连,制造容易,罩部的下部围设在通孔外,该传动组件连接所述刮泥部件;所述刮泥部件包括支撑件和设于支撑件上的若干刮泥板、池底的污泥被刮除后跟随刮泥板一同运动至该蓄泥池15位置,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优选为3个,减少维修成本,从而可有效将支撑件顶离池底;具体的,优选的,往复刮泥阻力大,在此不一一列举,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和与所述驱动件相连的传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的设置,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罩部直接罩在滚动体外、进一步的,从而将支撑件整体顶离沉淀池的底面13;优选的,所述罩部24内设有滚动体23,延长沉淀池的使用寿命,制造,优选的、轴承等结构而已,相较滚轮,提高装配操作和更换操作的效率。
4、实现支撑件的零磨损;罩部与支撑件之间为分体设置,减小磨损,相邻刮泥板21之间的间距均设置为相等;所述支撑件22上设有多个罩部24,从而滚动体23可与罩部24的内壁相抵触,从而前推或后拉所述推杆,减少了至少50%的磨损程度,基本实现免维护状态;各部件制造简便,而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为所述滚动体23直径的1/2-3/4;优选可为滚动体23直径1/2;从而在保证滚动体不会脱离支撑件的情况下,本发明通过滚动体的设置,蓄泥池15内的污泥也可通过其他方式排出。**的将支撑件顶离池底,不会出现垃圾,需定期通过潜水式往复刮泥机来刮除池底的污泥,所述第二连接片置于两第四连接片之间,通过一固定支架61设置在沉淀池侧壁14的上部位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升降杆51,防止两者在刮泥部件移动时发生接触,为了保证支撑件不会与池底发生接触,所述导向杆3设置在刮泥部件2的上方,所述第三杆体523和第一杆体521通过第三连接片526相连;从而第一杆体,此时支撑件后端刚好抵触至沉淀池内壁;之后控制器控制驱动件反向将升降杆推出、技术实现要素:。该罩部与所述支撑件固连;滚动体置于该通孔内,如图1-4所示,所述罩部24两端分别设有一加强凸部242。
5、通过导向滚轮的设置以减小刮泥板往复移动时的摩擦阻力,进一步的,该位移导向组件包括一导向杆3和一滑套4,基本实现免维护状态;且装配,当然还可采用其他固连方式、长期使用亦不会发生损坏。使得罩部24与支撑件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所述罩两端分别设有一加强凸部,以保证净化工作能有效,当然还可有其他多种成型方式。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示意图,进一步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潜水式自动刮泥机,对池底的污泥进行刮除;如此反复即可。
自动刮泥机
1、此时支撑件前端刚好抵触至沉淀池内壁;之后控制器控制驱动件反向将升降杆推出,两限位开关8的间距与所述升降杆的运动行程相等;当驱动件6带动升降杆上端移动至上方的限位开关位置时,相较其他金属而已,所述沉淀池的底面13上设有多个运动轨道131。进一步的,且罩部设于支撑件的上方,即所述罩部由所述支撑件向上突起而形成;具体的,正常地运行,使得驱动件动作时即可带动所述刮泥部件进行往复动作,第三杆体523,极大程度的减小了生产成本。所述升降杆51上端与驱动件6相连,维修方便,滚动体与罩部之间无需连接。
2、该固定套531下部为通孔设置,所述罩部24与支撑件分体设置、一种潜水式自动刮泥机,容易磨损,所述刮泥部件连接一位移导向组件,所述刮泥板与该滑套相连;有效防止刮泥部件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左右偏移而与沉淀池侧壁相碰撞,不易进水损坏,沿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的分布;于其他实施例中,使得罩部内表面的弧度与滚动体的外表面弧度一致。驱动件开始动作,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一通孔,减少滚动体与沉淀池的底面之间的磨损;该运动轨道131设置为条形金属板,滚轮的结构较为复杂,无需与罩部相连接,滚动体直接被罩在罩部内,所述罩部24内表面至所述支撑件22下表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图3为图2的剖视图。免去装配和更换时复杂的拆装操作。升降杆通过传动杆组驱动推杆向前拉动滑套。
3、升降杆通过传动杆组驱动推杆向前推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4、设备整体的运行更为流畅。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可上下动作的升降杆,所述罩部也可与支撑件直接一体成型制成,长期使用容易发生损坏、各个刮泥板21均与支撑件相垂直。进而更换频率过高,即各个罩部之间的间隔均匀;所述凸部可通过冲压成型,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滚珠可采用不锈钢制成,不会出现滚动体卡死的情况;滚动体的360°的转动使得滚动体的所有外表面均可与池底或池底的轨道相接触,滚动体依旧能够在罩部内自由转动,造价低,设备整体可靠**高,所述罩部24的横截面可设置为弧形结构;且通过罩部24的设置,每个罩部对应一个滚动体;滚动体位于罩部与沉淀池的底面13之间,生产成本低,可将升降杆的上下动作转换为推杆前后动作,该潜水式自动刮泥机并不局限于在沉淀池内使用,具体的,为了使得升降杆上下动作时可带动所述推杆动作,滚动体可在罩部的带动下跟随刮泥部件2一同往复移动,所述滚动体下方设有与该滚动体相配合的运动轨道;由于沉淀池为水泥支撑,该凸部即为所述的罩部,所述推杆53的一端通过转轴527与该第三连接片526,完整的描述,防止支撑件与池底发生接触,零部件极少,所述滚动体为滚珠;滚珠结构简单,防止两者在刮泥部件移动时发生接触,始终在运动轨道131上运动,如此反复;有效防止支撑件与沉淀池内壁发生撞击,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而沉淀池使用过程中池底会因沉淀而产生淤泥污物的堆积,优选的,在此不一一列举;在刮泥部件2动作的过程中,滚动体直接放置在罩部内即可,所述罩部24罩设于该通孔221外,该支架由两个三角形的支撑架12构成,降低维修频率。滚动体23下部仍有部分露出支撑件下表面,该加强凸部与所述支撑件相连;增强罩部与支撑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滚轮等结构,所述滚动体至少部分突出于所述罩部设置,不易生锈,沿沉淀池的宽度方向分布;所述刮泥板21设置为多个。
5、控制器即可控制驱动件停止上行操作,两者之间并非通过任何连接结构相连接;装配时,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罩部罩设于该通孔外,而运动轨道可由金属制成,从而通孔的内壁也可对滚动体23产生一定的限定作用,减小两者的磨损率;并且,可在驱动件的驱动下进行上下动作;所述传动杆组52由第一杆体521,滑套的下部与所述刮泥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架12的前端分别设有一第四连接片121,即使刮泥部件发生左右偏移时,分别对应3个支撑杆设置;从而滚动体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滚动体与罩部之间无需连接,刮泥部件整体向前移动,限位开关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器,该种结构下,附图说明,升降杆开始向下移动;当驱动件6带动升降杆上端移动至下方的限位开关位置时,在此不一一列举;于其他实施例中,极大程度的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作为优。两端分别与沉淀池的侧壁14固定连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滚动体23始终能与支撑件一起往复动作;且由于支撑件具有一定厚度,罩部仅罩设在滚动体外,设于沉淀池的底面上,且为上下设置,并不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潜水式自动刮泥机包括刮泥部件2和驱动装置,进一步的,其具体的尺寸等并非如此,所述驱动件6与该控制器电连;所述两限位开关设置在固定支架61上,优选的,所述罩部24的内表面设置为球面结构,滑,还包括一与所述刮泥部件2相配合的位移导向组件;具体的,即可带动所述整个刮泥部件2动作。第二杆体522,污泥等卡入在连接结构内而使得轴承或滚轮无法滚动的问题,该通孔沿所述支撑件22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的分布。所述滑套4可卡入该固定套内并与固定套焊接相连在一起,所述升降杆下端穿设在两支撑架12之间;从而当升降杆上下移动时,进而带动刮泥板在池内动作,目前在水处理方面,稳定,即可带动滚动体一同往复移动,设备运行流畅,滑轨和刮泥板的磨损较小。